关于辩证的诗句(26句)

关于辩证的诗句(26句)

1、【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语出《庄子·骈拇》。意谓物品该长的就长,长,不算多余;该短的就短,短,不算不足。

2、【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语出《老子》三十六章。想要夺取它,必须先给予它。说明夺予之间的对立转化关系。固:通“姑”,暂且。予:给予。

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语出《庄子·天下》。一尺长的棍棒,每日截取它的一半,永远截不完。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具有无限可分性。捶 (chui垂):通“棰”,棍,杖。

4、【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语出唐代白居易《动静交相养赋》。运动中隐藏着静止,静止是运动的依托。意谓: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伏:隐藏。倚:依托。

5、【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论仙》。有开始,就一定有结束,有生存,就一定有死亡。说明始与终、生与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卒:终结。

6、【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语出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有产生必定有消亡,有聚合必定有离散。说明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都有一个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

7、【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语出汉代扬雄《法言·君子》。有产生就一定有死亡,有开始就一定有终结,这是自然规律。自然之道:自然法则,自然规律。

8、【美必有恶,芬必有臭】语出宋代苏轼《颜乐亭》诗。有美好的,就一定有丑恶的;有芬芳的,就一定有腐臭的。二句诗说明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依存。芬:香气。

9、【视下则有高,无前孰为后】语出宋代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诗。看到有低处,自然也就有高空;没有前头,那又有什么可做后头?说明高低、前后都是相对存在的。孰:谁,哪个。

10、【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始】语出汉代王允《论衡·道虚》有开始就一定有终结,有终结就一定有开始。说明事物总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绝对静止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关于辩证的诗句(26句)

关于辩证的诗句

11、【无息乌乎生,无绝乌乎续,无无乌乎有】语出明代宋应星《谈天·日说三》。没有停息哪有生长,没有断绝哪有延续,没有无有哪有存在?说明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息:停息。乌乎:何有。

12、【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巳也。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语出《管子·白心》。名满天下的人,不如早些离位。因为在名声高的时候引退,才合乎天道。意谓物极必反,人应激流勇退,方能保全身名。

13、【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语出南朝梁代范缜《神灭论》。形体是精神的本体,精神是形体的功用。说明形体是精神所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形体的功用又体现在精神上。形:形体。神;精神。质:本体。

1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语出《老子》二章。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是互相对立而形成。意谓事物都有对立面,互相依存。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相生:由相互对立而产生。相成:由相互对立而形成。

15、【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语出《老子》三十九章。高贵以低贱为根本,高大以低下为基础。说明贵贱、高下的依赖关系。贵贱、高下是对立统一的,失去一方,对方也就不复存在。这反映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6、【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语出南朝梁代范缜《神灭论》。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失去,精神也就消亡了。说明精神从属于形体,它不能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这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形:形体。神:精神。谢:失去。

17、【欻而生者必欻而灭,渐而生者必渐而灭】语出南朝梁代范缜《神灭论》。忽然产生的一定忽然消灭,逐渐产生的一定逐渐消灭。说明形体的“生”和“灭”有“炎欠”和“渐”两种形式,物质的变化规律是不相同的。这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欻(xu虚);忽然。

18、【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语出《老子》五十八章。正常的事可变成奇特的,善良又可变成妖孽。说明正、善会向其对立面奇、妖方面转化。老子对事物转化规律的认识,是对辩证法的一大贡献。但他忽视条件的作用,使其辩证思想不能正常发展。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语出《老子》五十八章。灾祸里面有幸福的因素依附着,幸福之中有灾祸的因素隐藏着。说明祸与福的辩证关系。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事物无不向它的相反的方向转化。倚:依靠。伏:隐藏。

20、【敌存灭褐,敌去召过】语出唐代柳宗元《敌戒》诗。有敌人存在,可以促使人们去消除祸患;没有敌人,则往往使人丧失警觉,从而导致错误。二句诗说明敌人存在是坏事也是好事,没有敌人是好事也是坏事,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过:过失,错误。

关于辩证的诗句(26句)

关于辩证的诗句

2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语出唐代韩愈《原道》。这一方不予以堵塞,另一方就不能流淌;这一方不予以阻止,另一方就不能通行。原是指要塞止佛、老之道,以便使儒道得以流行。现常用来说明不抑制不好的东西,好的东西就不能树立起来并发扬光大。

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语出战国屈原《卜居》。一尺可能会成为短的,一寸可能会成为长的;任何事物都有不足的成分,聪明的人也有他不能了解的。原指占卜并不能完全解决人所疑惑的问题。后用以说明事物互有长短,各有利弊。

2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语出宋代苏轼《琴》诗。如果说琴声发于琴上,那么,琴放在琴盒里为什么它就不鸣了?如果说是发于人的手指上,那么,为什么不从你的手指头上倾耳谛听?二句诗写得俏皮但又富有哲理,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有关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匣:指琴盒。

24、【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上千次地考虑,必定有一次失误的时候;愚笨的人上千次地考虑,总有一次是得当的时候。《史记·淮阴侯列传》又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后以“千虑一得”用作自谦之词;也以“千虑一失”告诫人们不要自恃聪明而不谨慎,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5、【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出相形中】语出宋代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诗。泰山为大,但不是最大的,秋毫为小,但也不是最小的;物之大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后句本《老子》:“因巨而有细,因细而有巨,特相形耳。”太山:即泰山。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喻微小的事物。无穷:无尽头,无极限。巨细:大小。相形:相互比较。形,对比。

关于辩证的诗句(26句)

关于辩证的诗句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